在 Linux 系統上使用 Google Keep 跨平台收集筆記

google keep 收集筆記 跨平台

Google Keep 是我目前最常用的筆記軟體,由於它本身就是 Google 產品的關係,因此在應用、整合與跨平台都相對方便。


會從 Simplenote 跳槽到 Google Keep 的原因,主要是前者開始出現與 Evernote 一樣的同步緩慢問題。即便只有十幾則筆記,無法同步或同步錯誤的狀況依然經常發生。


拋棄 Simplenote 的另一個原因,是想降低手上網路帳號的數量。簡單來說,就是網路工具的斷捨離,盡可能保持精簡。


 

 

Google Keep 的優點

作為一個筆記軟體,Keep 基本上沒什麼好挑剔。純文字紀錄、清單列表與筆記共用一應俱全,另外它也有繪圖附加圖片等功能。且只要有 Google 帳號即可使用 Keep 筆記,相對省事許多。

 

 

Google Keep 的缺點

不支援匯出純文字筆記檔案 (txt)、無法使用 markdown 語法的這兩個問題,是最困擾我的地方。且所有服務都向 Google 靠攏,可能產生使用者過度依賴而被「慣性綁架」等潛在隱憂。但只要勤勞一點,定時將筆記整理到 Obsidian 中,應可以避免這個困境。

 

 

在 Linux 平台上使用 Google Keep

雖然 Google Keep 沒有原生的 Linux 應用程式,但我們可以用 Chrome 的 Google Keep 擴充套件,建立應用程式捷徑 (chrome://apps) 來達成相同效果。

 

另外 Linux mint 的使用者也能將 Google Keep 加入 Web Apps 這個程式的清單中,成為可在桌面啟動的網頁應用程式

 

Linux mint > 應用程式 > Web Apps

 

Web Apps 的功能,主要就是把一些網路服務,如 Google Analytics、Console、Keep 等工具,以獨立啟動的方式讓你使用。

 

 

Linux 系統上的 web apps 程式

 

Isolated profile:以獨立的瀏覽器設定檔啟動。
Private Incognito Windows 以隱私頁面啟動。

 

透過 web apps 讓 google keep 在 Linux 上成為獨立運作的應用程式

 

有趣的地方在於,如果啟動了 Isolated profile 選項,它會以「新的使用者設定檔」的方式啟動,也就是能做到多帳號登入的效果。

 

而 Private Incognito Windows 則是無痕、隱私視窗功能,關閉後不會在電腦內留下任何 cookie 或其他身份識別紀錄。翠維尼

 

 

結語

雖然 Evernote、Simplenote 都是不錯的筆記軟體,但前者目前不支援 Linux 平台、後者的伺服器最近有點不穩定。

 

而我的目的只是要個能隨時隨地紀錄資料,且能保持裝置同步的筆記軟體罷了,因此對我來說倒是沒有什麼沉沒成本平台轉移的麻煩。或許也歸功於這段時間我盡可能的將資料以「開放格式」為存檔原則的獲益。

 

 

 

延伸閱讀

Google Keep Chrome 擴充套件

更多筆記軟體評價與心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寶鐘瑪琳中之人前世照片、年齡分析